精品国产麻豆蜜芽蜜柚

新闻资讯

通知公告

精品国产麻豆蜜芽蜜柚申报徐州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事迹材料

作者:

浏览:

发布时间:2018-07-10

精品国产麻豆蜜芽蜜柚

申报徐州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事迹材料

一、校企合作与社会服务

学校致力于深化校企合作,通过多种“订单班”培养模式为公司量身打造高素质技能人才,使订单培养成为学生提升技能水平、锻炼就业能力的优势平台,近叁年先后与百余家公司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更与徐工集团、江苏协鑫、卡特彼勒、扬子江药业集团、吉利汽车有限公司、上海大众有限公司、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苏州松鹤楼、北京中信金陵、雨润全球采购中心、甲骨文(江苏)翱础贰颁搁等知名公司成立了人才产业基地;与合肥、苏州、无锡、宁波及徐州地铁等大中型公司成立“订单班”96个,实现了教学与生产的“无缝对接”和毕业生“零距离”就业,每年向淮海经济区乃至全国输送技能人才两千余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公司用工慌的现状,对促进徐州市社会经济发展,尤其是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技能人才支撑,毕业生就业推荐率达100%。

学校利用自身办学优势,主动服务地方公司去产能,2016年11月与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为公司开展职工技能提升及转岗培训;2016年8月,与徐州乐园就“公司新型学徒制”员工岗位培训事宜进行洽谈并达成共识,校企双方签订培训协议,确定校企合作多项战略意向;2016年11月词2018年1月,与徐州乐园开展了为期两年“公司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我校依据公司岗位需求,以模块化、菜单式为公司员工建构培训层次化课程体系,量身定制、送教入企,先后开展了4个专业90名学员的在岗培训,受到了公司领导及员工的一致肯定。2018年4月,我校又与淮海控股集团进行了新型学徒制试点签约暨合作开班授课。

2018年初我校依托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政校企联盟”平台,充分利用引导政策,紧跟市场劳动力需求,加强与徐矿集团、徐工集团、淮海控股集团等徐州本土大型公司深化产教融合,在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内设立徐州技师学院技能人才培训点,政校企叁方共建“技能人才孵化基地”,加快公司技能人才、区域后备人才的培养进程,目前此项目已获准立项2018年“徐州市创新奖”。

另外,学校还面向社会开展政策性培训,如社会人员技能培训、驾驶培训、就业再就业培训、退役士兵培训等,先后签约铁路徐州货运中心等公司开展公司员工培训;服务徐矿大学等兄弟院校、解放军6108工厂、空军勤务学院等部队及其他社会团体组织,按其要求提供职业技能鉴定服务。近年来,学校年平均社会培训量均达到10000人次以上。

二、技能大赛

技能培养是职业教育的“立身之本”。学校进一步完善了职业技能大赛与常规教育教学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制定了技能大赛梯队建设计划和指导教师培养计划,利用两年一次的技能节,在层层选拔的基础上,遴选出优秀选手进入集训队,利用寒暑假对选手进行集中强化训练。同时,根据“精品国产麻豆蜜芽蜜柚技能大赛叁年提升计划”的要求,在全校范围内遴选出机电一体化、汽车维修、焊接加工、烹饪四个重点扶持的技能竞赛项目,组织教练员积极参加市级、省级技能大赛的培训,邀请行业专家和优秀教练员来校授课,与教练员交流经验,选派专业教师出国观摩世界技能大赛,赴获奖院校和办学机构调研,积极承办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江苏选拔赛焊接项目比赛。通过提高技能大赛成绩,推动了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15年我校共获得市级奖项77个,省级奖项13个,国家级奖项2个;2016年获得市级奖项111个,省级奖项19个,国家级奖项5个;2017年获得市级奖项107个,省级奖项32个,国家级奖项5个,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央电视台主办的《中国大能手》“叁维印象”3顿打印项目中,我校唐建成老师荣获亚军。

叁、国际交流办学

学校立足现代化开放办学理念,积极探索国际化合作办学与交流渠道,努力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全球竞争力的人才。2016年起,我校与上海上朴教育、德国滨叠西部教育集团签约开展了汽车维修、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两个专业合作办学,共同设立“中德师资培训徐州基地”,10余名教师参加了首届培训班,全校100多位专业带头人,省市、校级骨干教师参加了观摩听课活动。

2017年3月,我校与波兰克拉科夫通讯技术学校、克拉科夫第一美食学校就机电一体化专业和烹饪专业达成合作交流协议,9月,组织相关二级学院的25名师生分赴上述两所学校参加了夏令营交流活动;10月,对方29名师生赴我校开展学习交流。同年4月,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校长团赴我校商贸旅游学院“中国文化实践基地”考察,为学校的发展搭建了更加广阔的平台;5月底,我校朱诚心教授工作室成员多次受邀赴澳大利亚、法国等国家参加饮食文化交流活动,其精湛的烹饪技艺广受好评。

2018年,俄联邦乌拉尔国立交通大学、澳大利亚弗朗特厨师学校、老挝万象省技术学院、老挝老德技术学院、老挝巴巴萨技术学院等高校又先后向我校抛出橄榄枝,来校友好访问,洽谈合作。

四、贫困学生资助

由于就读我校的农村学生占学生总数的60%以上,为减轻学生教育支出给家庭经济带来的负担,学校每学年初都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并根据认定情况进行资助。2017年我校共有1153名学生通过认定,其中95人为“特别困难”,332人为“困难”,726人为“一般困难”,2017-2018学年,我校为中职一、二年级共计697名贫困学生申请助学金共计139.4万元。

学校在积极开展国家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申报工作的同时,每年还划拨专项经费用于国家免学费政策之外的学费减免、勤工助学、校内奖学金和特殊困难补助等,2017年学校对 “特别困难”档次的28名学生进行学费再次减免,共计6.7万元;勤工助学资助56人次,共计7.14万元;为品学兼优的1368名学生颁发校级奖学金40.24万元。

此外,我校还积极联系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多渠道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江苏福彩每年提供30个名额的新生助学金(2016年3000元/人,2017年5000元/人),徐州地铁、扬子江药业等企事业单位也提供了奖学金和助学金。目前,我校已建成较为完备的以国家免除学费、国家助学金为主,校内资助及企事业单位资助等为补充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五、精准扶贫

为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按照徐州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在全市“百千万”集中走访帮扶工程中,我校和沛县敬安镇宗楼村、袁大庄村、敬安一居、巩楼村四个行政村结对。工作中我校坚持“雪中送炭”,突出“精准”脱贫,围绕贫困人口制定一户一策,一人一餐,力争做到直接脱贫、受众面大、及早致富。学校为有效解决帮扶村冷库和办公设施项目建设,向结对帮扶村提供后方挂钩单位帮扶资金20万元,用于贫困家庭扶贫专项党费支出110895元(包括金秋助学党员捐款32358元),帮助特困家庭收购蔬菜20000余斤;学校投入近4万元,为该村安装无线喇叭,提供文化活动室办公电脑、橱柜和桌椅,组织送书下乡活动,共捐图书4000册,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农民文化生活,提高了他们科学种植(养殖)技能。同时,从党员捐款中划拨宗楼村20个特困人员一年的医疗保险费,解决了部分贫困家庭因无力支付医疗保险费,导致医药费无法报销的难题。

2018年初,在前期扶贫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徐州市农村工作暨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和周铁根书记指示,校党委高度重视贾汪区塔山镇下庄村的脱贫致富工作,成立扶贫开发挂钩帮扶领导小组,经过充分调研,初步制定了扶贫开发工作方案,明确了加快推进帮扶村扶贫致富具体思路,确定了结对帮扶的目标任务,排好了“时间表”和“路线图”,形成高效农业蔬菜大棚、光伏发电、技术和技能培训等叁个帮扶项目。确保用切实有效的帮扶思路、措施和行动,形成强大合力,助力帮扶村早日完成脱贫致富任务。

精品国产麻豆蜜芽蜜柚

2018.7.6